“限塑令”似乎已被多数人遗忘
2017-07-27 15:14:47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大小:小 | 中 | 大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晒出自己背包中叠放的购物袋,称这都是妈妈为其出门购物准备的。该网友表示,每次逛商场超市,母亲都是自备购物袋。网友纷纷留言点赞,称这位网友的母亲是“环保妈妈”。
有网友感慨,现在出门购物都是多花几毛钱使用商场超市提供的塑料袋,能做到自备购物袋的真是少之又少。 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限塑令”,明确规定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9年过去了,“限塑令”似乎已被多数人渐渐遗忘。
“你平时出门购物是自备购物袋吗?”近两日,走访市区几大超市、菜市场发现,塑料袋在市民的生活中仍我行我“塑”,塑料袋重复使用率并不高,浪费现象严重。而各大超市每年靠卖塑料袋收入不菲。 在超市,市民一次购物往往要使用多个塑料袋。
“要袋子吗?3毛!”7月24日上午,在市区凤西广场附近一家超市的收银台处,收银员一边手脚麻利地给商品扫码,一边如是询问消费者。 在晋城各大超市购物结账时,大多数市民都会听到收银员类似的提问。 早晚买菜高峰期时,分别在凤展、金辇、红满堂超市的收银处进行了观察。半个小时内,有近8成的市民在结账时选择购买塑料袋盛装所购的商品,且其中尤以年轻人居多。购买商品较多较重时,就用0.3元/个的塑料袋,小商品一般选择0.2元/个的小塑料袋。 在接受采访的市民中,绝大部分人都表示听说过“限塑令”,但当问及为什么不使用环保袋时,大家的理由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塑料袋便宜、购物后可以重复当垃圾袋使用、随身携带环保袋不方便。观察发现,老年人在超市购物时,大都习惯性地手里拎着一个环保袋或推个小推车,购买的东西都可以放在里面。 除了收费的塑料袋,观察到,超市的卷筒式免费手撕袋使用量非常大,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在绿欣民生超市的果蔬销售区看到,十几分钟内,只有少数几位消费者每次只撕下一个袋子,现用现撕,多数人则一般会撕下两三个,还有个别消费者像撕卷筒卫生纸一样一次在手上卷出长长一段撕下来。
注意到,一位女士一次撕下了七八个手撕袋,然后一起放进购物车,最后她用其中的三个手撕袋分别装了三种水果、蔬菜,而剩下的几个袋子,则被她塞进了自己的购物袋。
不仅如此,发现,有些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却套用两三个袋子,“这种塑料袋比较单薄,装一些分量较重的水果感觉一个不够,所以通常都会多拿几个。”消费者刘女士称。还有人撕下几个袋子装进衣服口袋。“反正是免费的,多扯点还可带回去用。” 与超市的收费塑料袋形成鲜明对比,农贸市场、街边摊等一些地方则成了塑料袋使用的重灾区。在绿欣市场的一家蔬菜摊和水果摊看到,摊位旁都挂着几提一次性塑料袋,这些袋子都是免费提供的。有人来买菜、买水果时,商贩就熟练地扯下袋子,一种菜一个袋子,麻利地装菜、称菜、收钱。发现,在菜场买菜的市民几乎每个人都提着好几个袋子。
实施“限塑令”的初衷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限塑令”明确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然而,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看,塑料袋的使用并没有减少,反而间接成为一些大型超市商场的一笔收入。
限塑9年 塑料袋为何屡禁不止? “限塑令”执行9年,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名存实亡”。 有网友总结原因,认为除了政策本身的局限性,还有一点就是商家唯利是图,基本上把“限塑令”当成一种赢利途径,在塑料袋收费的同时并没有同步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环保型购物袋。当时应该一方面要求商家限卖塑料袋,另一方面要求其提供无偿的纸袋或适当价钱的布袋。 网友@中国好少年:“限塑令”实施不力,主要还是消费者对塑料袋消费不理性,对购买几毛钱的塑料袋不在乎。在宣传倡导消费者使用环保纸袋、布袋并循环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
“限塑令”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有网友认为是消费者没有树立环保意识,不主动遵守。 @lucaschen6345:我母亲每次出门都要自己带一个购物袋,如果我从超市买东西回来使用的是商家提供的袋子,就会非常生气。如果每个人都能树立这样的绿色环保意识,塑料袋浪费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五杀的梦想:往昔那些布袋子、菜篮子,实际并没过时,依然能用并且好用,只是大家的观念被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裹挟着向前冲,认为限塑“很麻烦”“没必要”。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算算眼前的生活账,塑料袋为舒适便利加分;如果算笔长远的环保账,滥用塑料袋则为健康家园减分。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脚踏实地出硬招,减用、限用塑料袋。 不少网友表示,只要不断生产就肯定会有大量使用,现在农贸市场还在大量使用不合格塑料袋,这一点从最开始就没扼制住。而且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不配套。厂家违规生产不合格塑料袋却没被查出,是监管部门监管失灵,是行政处罚手段的缺失,而宏观调控手段比如税率、利率、政府采购等是否配套服务于限塑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值得商榷。
遏制塑料袋浪费还需共同努力 100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100年后,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查阅资料了解到,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石油产品。一旦生产出来,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都难以将其分解,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的健康。有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而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很多超薄塑料袋既没有质量安全标识,也没有可降解标识,若被随意丢弃或不经处理进行填埋,可能200年也无法降解,长期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土质和水体造成极大危害。
由此可见,塑料袋的任性使用,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浪费,更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对于遏制塑料袋的浪费现象,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应该进一步加强治理,两成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 近期网络热炒“中国式‘剩宴’”、“舌尖上的浪费”,从“舌尖”开始,全国掀起一股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热潮。
本文出处:http://www.feijiu.net/